近日,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刘乐宁教授应邀在我校田家炳教育书院101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语法知识和语法教学”的讲座。
讲座前,蒋洪新副校长会见了刘乐宁教授,并为他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我院院长杨玲与刘乐宁进行了简短会谈。
刘乐宁教授首先分析语言学、语法知识和语言教学的关系,认为语言学不等于语言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教学语法和具体教学的步骤,重视学生产出能力的提高。接着,刘老师以汉语中差比句为例,对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这两种语言观进行了对比,并结合汉语正反问句的最新语法研究成果,展示了该成果转化为教学语法及具体教学步骤的过程。进而指出,以结构主义为底子,以认知功能语法为解释框架的语法最适合于语言教师及教学。
随后,刘乐宁通过对心智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对比,阐明了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语法是语法化的结果,通过大量语言事实作为例证,指出语法化即语法形式如何形成,如何构型语言。他还用大量古代汉语语料证明了讲座最初所举的差比句的语法化过程,并以把字句为例,指出教学中对于具体语境的选择也得基于对语法形式功能的认识之上。他认为成人的学习是从认知到联系再到自动化的过程,并结合哥伦比亚大学汉语课的课件向大家展示“导入、练习到产生”的3P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他还以“吃在中国”为例,详细展示了他们的汉语课堂上是如何引导学生“说课文”,如何教语言点。刘教授还提醒大家关注汉语中出现的新语言形式,鼓励大家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这些变化,更积极、更富创造力地使用汉语。
此次讲座提供了一个与国际知名语言学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加深了大家对功能语言观及其教学应用的了解,增强了我校师生学术研究的前沿意识和问题意识。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